35kV 电流互感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及防护措施
2025-04-21
在当今社会,电力是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,电力行业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。为了保障电能的稳定传输,各类电力设备发挥着关键作用,其中35kV 电流互感器(CT)是常见的重要元件之一。然而,一旦该类互感器出现故障,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。因此,了解其常见损坏原因,对于保障电网稳定性至关重要。
一、环境因素
环境条件对 35kV 电流互感器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影响显著。此类互感器通常安装在户外或变电站内,长期暴露于多变的天气条件下,如高温、严寒、潮湿、风暴等。
- 高湿度或凝露会导致绝缘层吸湿,出现爬电或闪络问题。
- 盐雾、酸雨或工业污染可能引起金属部件腐蚀。
- 昼夜温差大易导致设备内部“呼吸”频繁,加速老化。
防护建议:定期巡检、涂覆防护涂层、加装避雨装置或户外防护罩,有助于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损害。
二、电流过载
过载运行是 35kV 电流互感器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当外部负载电流超过 CT 额定容量,设备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:
- 磁芯饱和:导致互感器线性度下降,测量误差增加。
- 线圈发热:过载引起绕组温升,绝缘材料逐步劣化。
- 热应力破坏:内部部件长期高温运行后易变形、烧毁。
防护建议:通过安装电流保护继电器、设置二次负荷限制、实时监测一次电流,避免设备在超载状态下长时间运行。
三、设备老化
和所有电气设备一样,35kV 电流互感器也有使用寿命限制。使用年限过长,未进行预防性维护,将导致如下问题:
- 绝缘老化:局部放电、介质损耗增大,甚至发生击穿。
- 部件疲劳:长期受热、受力,固定结构松动或支撑变形。
- 测量误差:老化 CT 在高负荷下可能出现比例偏移,影响系统计量。
运维建议:建立设备台账,结合运行年限、检测指标,提前进行更换或翻修,防止突发故障。
结语
维护好 35kV 电流互感器的健康状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。从环境影响、电流过载、设备老化三个维度出发,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维护措施,可以大大降低互感器故
相关产品链接:
Documents you may also like: